下班後,找間提供無線網路的咖啡廳,打開電腦立刻與來自尼泊爾、菲律賓、孟加拉及斯里蘭卡的同學跨國連線,老師則在德國授課,這是我攻讀新聞碩士在職專班遠距上課的「日常」。
爆發新冠病毒疫情後,我習慣的遠距授課碩士學程,意外成為全世界多所學校的授課方式。聯合國教科文組織(UNESCO)統計,已經有 185 國因新冠肺炎疫情而停課,導致全球 80% 的學生無法繼續學業。
今年 3 月,全球陸續有多所大學實施遠距教學,其中包括美國哈佛、普林斯頓大學、哥倫比亞大學、麻省理工學院等頂尖大學,也都將實體課改成改為網路授課。多采多姿的校園生活和課外活動全部暫停,學生只能乖乖待在家中上課。
親自體驗遠距學習,打破所有刻板印象
對大部分的教授和學生而言,線上授課或許是個新鮮體驗,但早在肺炎疫情發生前,我所修讀的新聞碩士在職專班就是以遠距授課吸引學生就讀,目的是讓在職記者在跨國進修的同時也能兼顧職涯發展。
當時選擇這門碩士學位學程時,吸引我的除了東南亞許多專業記者都修讀該學程,能認識海外同業外;另個原因就是遠距授課,因為這允許我在不放棄工作、持續擁有收入下,還能拿一個國外的學士學位。
我所就讀的學校是 1859 年的創立的私校菲律賓的馬尼拉雅典耀大學(Ateneo de Manila University),也是菲律賓四大名校(註)之一,全校以英語授課。在我求學過程中,也真的能在任何收到網路的地方上課,我曾在採訪現場、機場、甚至朋友婚禮上,隨意找個角落坐在地上,連上網路就開始上課。
至今,我仍記得剛開學時,我天真以為線上課程應該頗為輕鬆,第一堂課甚至準備了晚餐和珍奶,在家裡客廳翹著二郎腿,準備邊吃飯邊上課,當作看電影般享受。但開學後,夢幻泡泡立刻破滅,我發現遠距教學的壓力,竟大到每分每秒都必須專心至極。
不同教授因習慣不同,線上教學的方式也會有所差異。不過,通常在每堂線上課程前,都會通過郵件給學生大量的文章或書籍;上課時,則會一一要求學生回答問題或互相討論──因此每次上課前,我都膽戰心驚,深怕回答不出問題不僅尷尬,嚴重更可能直接影響學期成績。
這完全打破我原本以為遠距教學就等於輕鬆、隨便、可以偷懶的刻板印象,在教授備課充足及學生積極參與下,遠距教學也能非常嚴謹且紮實,每次上完課都覺得收穫很多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