中文姓名:曾隆盛
學校及科系:台大政研所
第一次模考成績總分:640
正式考試成績:Verbal:41、Quant:50、AWA:5
正式考試總分:740
正式考試日期:2011-08-24
當視網膜上燒灼出740這個數字時,大腦的理智裡有點不敢相信這個數字,沒有太多的興奮, 有的反而是鬆了一口氣的感覺,畢竟一邊全職工作一邊準備考試,再加上年齡的壓力,中間的辛苦很難三言兩語道盡。
我是一個排斥補習的人,而且自認英文程度不差,所以在參加美加之前,就曾憑著自己的準備報考過一次GMAT,分數是差強人意的670,後來試著用這個分數去申請TOP 20 business schools,果然遇到許多挫折,在沉澱之後,決定加入美加,希望透過美加的系統性準備,讓自己取得申請TOP 20的門票,因此開始了一邊全職工作一邊準備考試的長征,於2011年三月開始了為期十週的正規班課程。
在這十週內,每天揉著睡眼惺忪的眼睛到美加報到,口中灌著一口一口的咖啡,耳裡聽著老師的講解以及經驗分享,自己似乎也逐漸整理出一套屬於自己的體系。首先,修辭的部分,莫博士說的很對,若想拿高分,一定要花時間分析每一個題目的選項,了解他們為什麼對,為什麼錯,分析久了之後,就會發現修辭最重要的關鍵是平衡對稱和比較要同類,10題中有7-8題都與這兩個原則有關。而且,除了OG、OV外,我也自行分析所有的PP修辭,PP因為沒有官方標準答案,遇到不確定的部分,我會直接上網google (主要是看Manhattan),看native speakers怎麼解這些題目,而不會直接仰賴PP的語法筆記。
邏輯和閱讀重要的是速度,所以平常練習時我會強迫自己一定要在固定時間內寫完。邏輯部分,我把OG中的官方解釋看過一次,看他們如何歸類題型,了解每個選項為何錯,為何對。至於閱讀部分,真的就是速度、速度、速度!平常練習時,我會要求自己8分鐘內看完寫完一篇閱讀,而且看文章時,就要同時以美加教授的文章結構來判斷文章的類型(analysis、 argument、etc.)以及其main idea,因為我沒有理工背景,針對科學類型的文章,我會把沒見過的科技字彙全部背起來;不過最重要的還是閱讀速度的練習,因為我第一次考GMAT時, 題目沒有做完,所以我知道要是我能提升速度,分數一定可以拉高,所以我把練習的重點放在速度的提高。
由於我的教育背景沒有太多的計量訓練,所以與大多數台灣學生不同,數學反而是我需要特別去準備的部分,首先,我買了國中數學的參考書徹徹底底地做了一遍,同時也找了一些基礎的排列組合資料自行研讀;考前三天則把機經做了一遍,雖然實際考試時剛好遇到換題,沒有遇到機經裡的題目,不過在準備機經的過程中,我注意到自己對某些類型的題目特別容易犯錯,所以實際考試遇到這些題目時,我會特別提醒自己不要掉入陷阱;而由於機經是中文,所以考前一天我特別把OG數學的重點複習重新看過一遍,以避免自己喪失用英文做數學的感覺。
另外,就是做題的pace,考前三天我每天做2篇GWD,總共做六回,而且是模擬考試的情境,也就是說,我會把加上作文和數學,而且都是用螢幕看題做題,強迫自己依據自己設定的pace去做題目,pace只可以比預設快,不可以比預設慢。
最後,對於那些已經考過GMAT,想再重考的同學,我會建議第一件事情就是分析自己的得分狀況,找出是哪個section得分比較低?這樣才知道如何針對弱項去補強,或許可以先做3-5回GWD的題目(數學部分可用PP代替),模擬考試的情境,然後分析每回得分狀況(閱讀、語法、邏輯、數學),除了找出哪個section得分可能偏低,也要找出自己是否在某些類型的題目上特別容易犯錯,這樣才知道自己問題在哪裡,否則一味埋頭準備,往往只會不自覺地重複同樣的錯誤。
在歷經將近一年的準備與申請後,近日學校陸續放榜,我也如願申請到理想的學校,MBA申請是一條長征,GMAT只是起點,而且相對於essays與面試,GMAT或許是其中最關鍵,而且最容易準備的一環,只要肯投入時間精力準備,往往就能取得一定的成效,所以對於有志於申請MBA的同學,GMAT是不容輕忽的一環,希望這些經驗能夠給有志於申請MBA的同學一些助益。
留言列表